小說王耽美小說網

第50章昭雪

關燈
第50章 昭雪

“權臣不得以恩怨為出入,天子不得以喜怒為重輕”

********************

皇城經禦道,過五龍橋,午門外有一面巨大的“鳴冤鼓”,是明太祖朱元璋所設。

鳴冤鼓,顧名思義,就是讓普通百姓鳴冤告禦狀用的。然而五十二年來,只在建文帝時山西村民周阿大狀告代王朱桂敲響過一次。(見秦淮故事第一部《琉璃世琉璃塔》)永樂一朝,吏治清明百姓安樂,這鳴冤鼓便靜靜地蹲踞在午門,悠然旁觀著皇宮中春去秋來日出日落。

永樂十七年六月初三,盛夏的清晨,天還只蒙蒙亮。百官剛剛依次進了奉天殿,永樂大帝上了金鑾座,俯身環視群臣,正欲說話,忽然“砰”一聲巨響,文武百官嚇了一跳。永樂帝皺眉聽去,一個清脆的聲音高喊:“冤枉啊!”接著又是“砰”“砰”兩聲鼓響。

是鳴冤鼓!

永樂帝身後的司禮太監海壽急忙奔了出去,群臣一起側身回頭,引頸張望。皇帝皺了皺眉頭,思索這聲音似乎有些熟悉,卻沒留意身旁侍立的皇太孫,臉色大變。

不一會兒,海壽匆匆奔回,急道:“稟聖上,是一民女擊鼓鳴冤。”

永樂帝精神一振:“帶上來!”永樂盛世,什麽人冤屈到要告禦狀?貪官汙吏,管你是哪裏的,等著!

海壽卻有些遲疑,飛速瞥了眼皇太孫,仰望著永樂大帝緩緩說道:“陛下!她是,她是陳琙,陳狀元。”

永樂帝愕然,下意識地重覆一句:“陳狀元?”

百官嘩然中,海壽領著丁香少女上了奉天殿,長裙繡帶霧鬢雲翹,可是昂首闊步的姿態,正是當日的陳狀元。

永樂帝遠遠望著,面色鐵青,惱怒至極。

這小狀元,是個女子!欺君罔上,騙了朝廷這麽久!這傳出去,簡直是個天大的笑話!還有什麽占城殉國,自然也是假的了!永樂帝冷冷地側頭看看孫子,朱瞻基正滿頭大汗地望著陳琙。哼!這小子,還有馬三寶,一起騙朕!

滿朝文武盡皆驚得說不出話來。夏原吉,楊榮,金幼孜這幾個原來與陳琙相熟的老臣尤其呆若木雞。這可走了眼了!這麽多翰林學士大明政治精英,千挑萬選出來的乙未狀元,竟然是個女子!咱們可也青史留名了,不過是個笑名!楊士奇等通過尹昌隆向瑈璇提過親的,恍然大悟之餘,更加有些氣憤,這簡直荒唐!

奉天殿上,烏壓壓的人群,一時寂靜無聲。夏日的晨風輕輕自門牖跳進,拂過人群,吹起瑈璇額邊的一縷青絲。這陳琙,確然是個女子。

永樂帝強壓怒火,冷冷道:“下跪何人?為何擊鼓?”

瑈璇擡起頭,鎮靜地說道:“民女陳琙,為民女之妻彰毅夫人白煙玉鳴冤,也為洪武三十年南北榜案的南方千人鳴冤。”眾人聽著這話,好不別扭。什麽叫“民女之妻彰毅夫人”?

永樂帝俯視著陳琙,突然痛恨自己一生的理想和準則,非要做個好皇帝。怎麽就不能是個任性胡為的昏君?怎麽就要顧忌禦史,顧忌史官? 管它呢,這麽個氣死人的小狀元,拖下去先打一頓,看他,不,看她,還胡鬧不胡鬧!

瑈璇見永樂帝不語,面上肌肉扭曲,知道皇帝怒極,又朗聲奏道:“民女自知欺君罔上,罪大惡極。聖上要打要罰要砍頭,民女甘願領受,任憑聖上處置。”頓了頓,見永樂帝咬牙切齒恨不得說一句:“打!”的恨恨模樣,連忙接著道:“只求聖上赦了白煙玉,並為南北榜冤死的南方人昭雪!”

永樂帝尚未言語,身旁轉過皇太孫,“噗通”一聲跪下:“欺君之罪乃孫兒一人妄為,孫兒甘願受罰!求聖上饒了陳琙!”朱瞻基此時心中也是恨極,這個瑈璇!突然這麽闖上奉天殿,不給大家留一點餘地!而且還瞞著自己!

瑈璇自上殿就回避朱瞻基的瞪眼,那日之所以寧可請蒯祥幫忙,也不找朱瞻基,就是知道朱瞻基定然不會同意。午門的鳴冤鼓說是為百姓設的,其實進午門,並不那麽容易。

太子朱高熾自瑈璇上殿,一直目瞪口呆。此時見兒子跪下,楞了楞,艱難地站起身,走到禦座前也緩緩跪下,奏道:“聖上!兒臣教子無方,求聖上責罰!”

永樂帝哼了一聲,狠狠瞪了兒子孫子一眼,竟然不發話讓二人起來,也是心裏氣狠了。

工部主事蒯祥站在群臣隊列最後,大步跨出幾步,奏道:“陛下!陳琙雖然欺君,必定有其苦衷,祈陛下查明真相!”蒯祥官職不高,但正是當紅之時。為人又一向木訥沈穩甚少開口,這時站出來說話,文武百官倒都細細聽了聽。亂哄哄的朝堂上漸漸安穩下來。

永樂帝掃視群臣, 微微示意,刑部尚書侯泰跨上一步,道:“陳狀元,呃,陳姑娘!聚寶門刺客一案,乃我刑部定案。彰毅夫人白氏直認不諱,乃是刺客劉旌同黨,何冤之有?”

瑈璇道:“請問侯大人,拙荊白氏何時識得劉旌?與刺客如何同謀?事發時如何協助刺客刺駕?”眾人聽在耳中,仍然別扭,一個丁香少女,侃侃而談“拙荊”!

侯泰楞了一楞,道:“此乃刑部機密,怎能告與你平民一百姓?”

瑈璇微微一笑:“侯大人!聖上一直諄諄以教臣等‘法令滋章,盜賊多有’,子曰‘聽訟,吾猶人也,必也使無訟乎!’怎可為了判案而判案,案情不清不楚便妄定死罪?白氏至今也不認得劉旌,對劉旌行刺毫不知情,當日不過是聽到劉旌為南方人喊冤,觸動心事附和喊了一句‘冤枉’! 民女忝在現場,親眼所見,親耳所聞。”

側回頭,望著百官朗聲問道:“楊士奇大人,楊榮大人,金大人,各位也都在聚寶門,民女所說可是事實?”

寂靜中,楊榮率先出列,淡淡地道:“不錯,彰毅夫人喊了冤枉,其他並未做什麽。”金幼孜楊士奇略略猶豫,也都道:“確然如此。”這些大學士素來耿直,雖然對瑈璇所做所為看法各不相同,卻也不願意說謊。

永樂帝默然不語。陳琙既然人在現場,那只黑鷹,想必也是她招來的,原來是她,救了兒子孫子。尚在跪著的皇太子朱高熾禁不住與楊榮對望了一眼,當日的第一個疑團解開了。黑鷹,果然並不是湊巧。

瑈璇見皇帝面色稍和,接著說道:“便是那刺客劉旌,本是洪武年丁醜科探花劉仕諤之子。雖然此次走極端,威脅太子殿下和太孫殿下,罪大惡極,但其情可憫,其志可嘉。聖上以孝治國,臣等讀史,見聖上當年自北平晝夜不停地馳馬奔喪江南,十幾個日夜不休不眠,只為在太祖靈前一哭。聖上當能體會為人之子,卻不但不能見,反而要背負不白之冤的迫切之情。 求聖上憐他為父申冤之志,赦宥劉旌死罪。”

永樂帝還是不語。回想二十年前,奔喪,謁陵,往事歷歷在目。這劉旌,當然不是毫無道理;可是刺駕,如何能饒?

瑈璇覷眼望望皇帝臉色,又接著說道:“洪武三十年的南北榜案,行賄受賄罪名的有三百二十二人。民女這裏有其中一百五十七個當事人的後人證詞,力證當日絕無行賄受賄行為。其它一百六十五人,連後人都難以找到,藍衫士子,斯文表率,統統湮滅於茫茫塵世。聖上不世之明君,永樂更是自古無有之盛世,豈會容此不平之冤?”

說著,呈上了一摞桐葉箋,寫的密密麻麻,有姓名時間對話記錄和簽名。這卻是這幾年,與甘棠一起走訪了多少家,辛辛苦苦訪到的。

永樂帝哼了一聲,不答話。這小狀元,左一句明君,又一句盛世,可不是好心奉承;而是誆住了自己,不讓自己由性子發作。永樂帝瞥一眼殿角的史官,心中郁悶。辛苦幾十年,總想史書上留個好名兒吧!

群臣中這時轉出一人,朗聲道:“聖上!陳琙雖女扮男裝有欺君大罪,可是對朝廷屢立功勳,求聖上三思!”是禮部侍郎尹昌隆。

禦史韓克忠略略猶豫,也站出來說道:“陳琙為父請命,雖然是大膽妄為,但南北榜案確有冤情,陳夔當日被判行賄當有隱情,祈聖上明察!”這兩位一開口,朝堂上的輿論開始有了風向。要知道,尹昌隆是當年的南榜榜眼,韓克忠更是北榜狀元。當事人直認有冤情有隱情,這可是份量不輕。文武百官議論紛紛,又有不少人站了出來。

朱瞻基最急的,卻是瑈璇的性命。見眾人都在議論翻案,不禁高聲說道:“聖上!陳琙在占城國救孫兒性命,此次聚寶門刺駕也是幸得陳琙解救。求聖上寬宥!”

永樂帝素來殺伐果斷,敢做敢為。望望群情洶湧的百官,還有地上跪著的幾人,微微沈吟,便吩咐道:“侯大人,聚寶門刺客案重新審過,倘如白煙玉真是與刺客素不相識,便饒了罷!”頓了頓道:“那劉旌也問得細些。”

侯泰躬身答應。皇帝這麽說,實際是劉旌的死罪也免了。

瑈璇大喜,連忙跪謝:“謝聖上洪恩!”

永樂帝又對太子道:“你起來吧!應天墓場那裏,混葬著南北榜案中處死的三百二十二人。抽個空代朕去祭奠,重新分立碑傳,寫明各人姓名事跡,詔示天下。”又看看皇太孫道:“瞻基幫著太子,一起辦好。”朱高熾和朱瞻基對望一眼,都是又驚又喜,連忙答應。這麽做,基本是為南北榜案昭雪了。

瑈璇簡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,喜得咧開了嘴巴,笑瞇瞇地望著皇帝,連道謝也忘了。

永樂帝卻不看她,重重哼了一聲,沈下臉道:“陳琙欺君罔上,視我大明法令如同兒戲,罪大惡極!錦衣衛!即可將陳琙押下詔獄,嚴加審問!”

朱瞻基蒯祥大急,同時跨上一步就要開口,永樂帝袍袖一拂:“不得多言,退朝!”竟然大步離了奉天殿,面色依舊鐵青,心中仍是惱怒。今日被逼得一讓再讓,好,這三件事我讓了你小狀元,可你得那命來換!

錦衣衛鎮撫榮冬,親自上前押起瑈璇,心中嘆息。這才自漢王府費勁救出的人吶! 這可好,到了詔獄了!

朱瞻基連連跺腳,沖瑈璇瞪了瞪眼睛,追著皇帝就跑出去了。

詔獄,在明代具有獨特的概念。不同於歷朝僅為皇權的象征,而成為實體牢獄,又稱“天子之獄”或“錦衣獄”,就是廠衛自己的監獄。始設於洪武十年,廢於洪武末年。永樂朝時與錦衣衛一起由永樂帝恢覆,並設北鎮撫司署理,負責審理皇帝交辦的重大案件,可直接拷掠刑訊,取旨行事;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這三法司無權過問。而詔獄,則不但可以問詢三法司的獄制工作,甚至可以對任何級別的司法官吏進行偵緝審訊和錄囚。

大明自建國之始,是以法制著稱。國家置三法司,專理刑獄,有法可依,所謂“權臣不得以恩怨為出入,天子不得以喜怒為重輕”。刑部審理天下一切刑事訴訟案件,都察院負責糾察百官治案,大理寺對案件審理結果進行駁正,分工合理並無疏漏。

對三法司的的剝奪削弱,始於明太祖朱元璋。這個中國歷史上的皇帝勞模,規定凡有重大案件,必須有他本人當面審訊。也許本意是好的,為了防止辦案官吏構陷罪名,嚴刑逼供。可實際上,朱元璋取代三法司的錦衣衛,“伺察搏擊”,成為皇帝的禦用爪牙。高見賢,夏煜,楊憲,淩悅等這些錦衣衛衛士,連功高位重的公侯都懼怕。所謂“衛”者,本是皇帝親軍,卻變成了高於三法司的執法機構。

所以說,廷杖,錦衣衛,詔獄,以及後面出現的東西廠,終於使得皇權大於法制,人治超越法令。三法司和完備的法典在這四大皇權法寶面前,成了虛設。“法一傾而上下危矣”,大明的禍根,在此時已經埋下了。

連《明史》都嘆道:“刑法有創自有明,不衷古制者,廷杖東西廠錦衣衛鎮撫司獄是已。是數者,殺人至慘,而不麗於法。踵而行之,至未造而極。舉朝野命,一聽之武夫宦豎之手,良可嘆也。”

文武百官望著這瘦小纖細的昔日翰林,心中各自嘆息。進了詔獄,想活著出來,那是做夢了。
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